家电网-HEA.CN报道:未来或许属于机器人,但现在的遥控器,还在人类手里。
当胡兵和一排人形机器人在国家速滑馆走秀时,空气里飘着一丝微妙的尴尬——人类超模步伐稳健,机械模特却在聚光灯下上演“花式摔跤锦标赛”。有人失足跌倒,有人原地宕机被工作人员拎鸡崽般提溜下场。
这场号称“窥见未来窗口”的人形机器人运动会,更像是一场盛大的行为艺术: 人类负责“未来”,机器人负责“艺术” 。
运动赛场如人生修罗场。这边厢宇树H1靠百米冲刺跑出人类望尘莫及的速度,朋友圈狂刷“自证时刻”;那边厢半马赛道上,机器人选手们集体上演“科目二挂科现场”——步履蹒跚、频频跌倒、热到需要喷淋冷却液续命。像极了偏科严重的学霸:爆发力满分,耐力负分,散热系统约等于没有。
原来机器人和人类一样,都是“既要又要”的囚徒:跑得快的干不了精细活,干得细的走不了远路。
然而,具身智能的终极梦想,是让机器人“看懂世界,听懂人话,干好活儿”。但当前版本更像是个“高分低能儿”:ChatGPT能写诗,机器人却能把“拿杯水”执行成“倒光水壶”;实验室步履如飞,回家爬个楼梯堪比人类慢动作回放。
一位投资人吐槽:“现在纯人形机器人的最大订单来自高校实验室——人类花钱买它们,就为了研究怎么让它们更像人。” 这不禁让人深思:究竟谁才是被研究的对象?
当宇树科技以130亿估值冲刺IPO,当成立两年的智元机器人豪掷21亿“钞能力”收购科创板公司,一种割裂感扑面而来: 一边是投资人们高喊“泡沫太大,清仓跑路”,一边是京东美团腾讯华为把11亿砸向银河通用,仿佛钱是大风刮来的。
中美估值差距更是魔幻:中国公司技术差一个身位,估值却敢高一个数量级。业内调侃:“中国机器人产业,核心技术是融资PPT。”
据业内人士透露,当前人形机器人订单中,近一半是“表演系”和“数据采集系”——商场跳舞热场子、拍广告当背景板、科研机构当教具。真正的工厂码头、养老病房、家庭厨房?少之又少。
一位技术总监直言:“消费者嫌贵(几十万一台),企业怕不稳(动不动罢工),医院怕担责(伤了人谁赔)? 市场需要的是一个靠谱的帮手,不是一个供在实验室里的‘赛博菩萨’。 ”
当特斯拉、宝马、比亚迪、小米等全球21家车企宣布入局人形机器人时,观众席响起灵魂提问:“你们是嫌造车太容易了吗?” 除特斯拉和小米有明确路线图,多数玩家动机成谜——是技术探索?营销噱头?还是单纯怕错过下一个风口? 一时间,机器人赛道成了车企的“焦虑宣泄口”。网友辣评:“科目二都没过,就急着开驾校了?”
对“人形”的执念,让行业陷入一场昂贵的Cosplay。银河通用推出轮式底盘机器人Galbort G1,务实至上;优必选Walker在工厂里干得风生水起,只因省去了“学走路”的成本。反观双足机器人们,还在为爬楼梯耗时太长被群嘲。 当机器人为了“像人”而模仿人类生理缺陷时,这究竟是技术的进步,还是哲学的倒退?
当资本盛宴推杯换盏,当创业者畅谈万亿市场,那个被拎出场的宕机机器人,仿佛一个黑色幽默的注脚。它提醒我们:当技术还在跌跌撞撞学步时,过度的狂欢只会制造出更多被“遛”的机师,和被遗忘在仓库里的昂贵玩具。
未来或许属于机器人,但现在的遥控器,还在人类手里。
(欢迎关注家电网微信jiadianwangHEA,点击阅读 家电网头条,最新家电、科技资讯,最专业的新闻资讯解读,我们期待与您分享交流)
(家电网® HEA.CN)
责任编辑:编辑E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