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闭 家电网微信二维码


首页| 新闻| 产品| Discover| 智能手表| 数字家庭| 智能盒子| 空调| 电冰箱| 洗衣机| 厨房卫浴| 生活电器| 专题| 微发现| 标签| 论坛| @家电网

首页| 新闻| 产品| Discover| 智能手表| 数字家庭| 智能盒子| 空调| 电冰箱| 洗衣机| 厨房卫浴| 生活电器| 专题| 微发现| 标签| 论坛| @家电网

内文页
内文页
首页 猎奇杂谈 正文

唠嗑 | 闺蜜机,真的是下一个爆款吗?

字号:TT 2025-09-15 08:44 作者:小唠 来源:家电网 我要评论(0)

家电网-HEA.CN报道:风口和昙花之间,可能只隔着一台真正好用的闺蜜机。

2025年的消费电子市场有点无趣,手机和电视都在拼价格,唯一能冲上热搜的,反而是一个几年前还没多少人听说过的品类——闺蜜机。

它看起来像个能走动的“迷你电视”,名字还透着点小心思,主打“陪伴感”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移动智慧屏零售量达到17.5万台,同比增长45.4%;零售额6.1亿元,同比增长27.8%。在一个整体承压的家电市场里,这样的增速,的确很亮眼。

所以问题来了:闺蜜机,真的是个值得押注的新风口吗?

为什么它火了?概念对了!

从概念层面看,闺蜜机简直为当下的年轻人量身定制。

电视太大、太“公共”,平板又太小、不沉浸。闺蜜机刚好夹在中间——一个能推来推去的触控大屏。你可以躺在床上刷剧,可以在厨房跟着做菜视频操作,还能在客厅当个移动伴侣。

更绝的是,“闺蜜”这个名字。它直接把女性用户锁死在第一波。社交媒体上,“卧室必备”“闺蜜陪伴”的话题被不断放大,场景代入感极强。对很多用户来说,买它不只是买一台机器,而是买进了一个“生活方式”。

这并不新鲜。美容仪、迷你洗衣机、空气炸锅都走过类似路径。先找到一个足够精准的切口,再通过叙事把它放大。闺蜜机正是这种路径的延续。

为什么它尴尬?产品太弱!

问题在于,闺蜜机在“产品力”这件事上,远没有那么完美。

它的配置普遍偏弱。处理器性能不足,系统卡顿,接口和扩展性有限,画质、音效和高端电视没法比。用过平板、投影甚至中端手机的用户,很容易感受到差距。

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男性消费者对它的兴趣普遍不大。对于更在意性能和性价比的人来说,闺蜜机太“低配”,买它不如直接买个平板+支架。

更现实的问题是价格。虽然均价已从4000元降到3456元,但依旧缺乏竞争力。配置不够,价格还不低,产品就很容易被贴上“智商税”的标签。

其实,这样的戏码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上演过无数次。

3D电视当年被吹成“家庭影院革命”,结果因为眼镜体验差、内容不足,很快被市场淘汰。

智能微投也曾被看好,说什么“随时随地大屏”,但受限于亮度和音效,最终只在小圈子里玩得转。

甚至空气炸锅,从“厨房新宠”到“价格战泥潭”,只用了两三年。

这些案例都在说明一个事实:概念再性感,如果产品力跟不上,风口也撑不长。闺蜜机很有可能正在重走这条老路。

社交媒体可能是加速器,也可能是减速带。

闺蜜机的爆火,离不开小红书、抖音的“种草力量”。短视频里,它是卧室里的陪伴神器,是健身的私人教练,是亲子互动的温情纽带。

但靠流量拉起来的品类,热度也可能掉得很快。用户尝鲜过后,如果没有足够的内容生态和持续体验,就会变成“吃灰神器”。换句话说,它还没建立真正的护城河。

出路在让产品追上概念。

如果闺蜜机想真正活下去,它必须解决一个核心矛盾:高概念与低产品之间的落差。

用户愿意为“生活方式”买单,但前提是产品得过得去。性能要跟上价格,否则就会一直被骂“低配智商税”;内容和应用生态要足够丰富,让它不仅能刷剧,还能支撑教育、健身、娱乐等高频场景,否则只能停留在一次性消费的尝鲜层面;

同时,它也需要走出“女性专属”的定位,逐步拓展到家庭共享的场景,比如亲子陪伴、家庭健身、甚至作为智能家居中控的入口。只有当硬件、生态和场景同时补齐,闺蜜机才有可能从一款网红单品成长为真正的家庭新物种。 

闺蜜机的走红告诉我们:用户真的需要一个介于电视和平板之间的形态。这是它的机会,也是它的“高概念”。

但用户同时也很现实:体验不好、价格不值,那就是“低产品”。这才是闺蜜机最大的挑战。

历史上,无数消费电子品类都倒在这个矛盾上。闺蜜机会不会是下一个?还是它能找到办法,让产品追上概念?

风口和昙花之间,可能只隔着一台真正好用的闺蜜机。

(欢迎关注家电网微信jiadianwangHEA,点击阅读 家电网头条,最新家电、科技资讯,最专业的新闻资讯解读,我们期待与您分享交流)

(家电网® HEA.CN)

责任编辑:编辑E组

万和1026

家电网微博


热点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