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破除“内卷式”竞争 迈向高质量发展

    变“价格内卷”为“价值创造”,调整优化“仅退款”规则,拓展行业发展空间,实现多方共赢 一组数据,见证变化:今年以来,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结涉“仅退款”消费纠纷案件不到20件,较去年同期下降六成以上。 怎么做到的?电商平台“仅退款”规则调整优化,不再“慷商家之慨”。 所谓“仅退款”,是指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物过程中,如遇商品质量问题、与描述不符等情况,可以提出“仅退款不退货”的一种售后服务。规则的初衷,是为保护消费者权益,也为生鲜产品等退货难问题寻求解决办法。[详细]

  • 锚定技术升级与产业转型

    在政策号召下,汽车、光伏、水泥、工程机械等行业已开始行动,通过调整产业结构、减产等方式“反内卷”。针对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,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、委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,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方面,针对问题症结,因业施策、对症下药,标本兼治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,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和提质升级。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、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,要根据不同行业技术发展规律,分类施策进行供给侧引导,并加大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。对于传统产业而言,提高技术标准,严控新增产能,鼓励企业进行错峰生产或自愿减产。对于新兴产业而言,技术迭代速度快,天然易产生结构性供需矛盾,不宜采取一刀切的行政干预[详细]

  • 打破“吆喝”魔咒:家电反内卷走向技术救赎之路

    近段时间以来,“反内卷”的声量在提升,多场中央重要会议持续释放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的信号。家电作为关系民生的产业,近几年的内卷态势一度愈演愈烈,“以价换量”等策略下成本、库存等成为萦绕诸多企业的“心头痛”。破解困局已成家电行业共识。可喜的是,多方力量正在促成“变化”。一方面,家电以旧换新“国补”的实施有效激活了中高端产品市场的需求,推动更多品类向“新”向“智”进阶;另一方面,头部企业也在呼吁回归用户价值和技术驱动,重构产业增长边界。[详细]

  • 从“价格战”走向“价值战”

    “听劝”二字看似简单,实则体现了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。过去的品牌习惯于用技术参数教育用户应该需要什么。而现在,品牌通过社交媒体、用户评论、电商平台的问答、售后反馈等渠道,主动收集和聆听用户对现有产品的抱怨和建议,然后基于用户反馈,更快地调整产品策略,快速响应与迭代。这种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功能定义、外观设计甚至命名过程中的模式,让用户对最终产品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和认同感,产品上市后自然会成为首批拥趸。能否真正倾听用户声音,将需求转化为产品力,或将成为打破增长天花板的关键。[详细]

  • 家电行业“反内卷”时不我待

    国补与平台补贴双重驱动下,产品均价创下新低。龙头企业主动出击,价格战愈演愈烈,这一局面或将使企业陷入亏损,还会让部分企业面临高库存难题,行业迫切需要摆脱 “以价换量” 的不良循环。对于企业而言,回归技术仍然是行业当下症结的核心解法。企业需跳出低端内卷,以差异化产品打开高端市场。与此同时,加强行业协同,召开行业价格协调会,形成行业默契,避免“囚徒困境“式竞争。“反内卷”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选项,此次中央再次加码“反内卷”,对于家电行业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指示和引导作用[详细]

  • 中国“人工智能+”加速赋能千行百业

    放眼全国,“人工智能+”的触角延伸至更多领域:大庆油田使用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凭借高精度漏油识别等能力,大幅提升输油管道运维效率;上海AI教育终端可实时批改作业、推送针对性练习,被家长称为“AI私教”;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整合数十个部门数据,实现越来越多事项网上通办,做到“让群众少跑腿、让数据多跑路”。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政府近年来出台《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》等政策,并提供专项资金支持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设立规模600亿元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,持续布局人工智能与经济融合项目;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加速崛起,让“人工智能赋能”从抽象概念转化为看得见、摸得着的现实变化。[详细]

  • 多元化消费新场景满足多层次消费新需求

    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对外发布。在培育壮大城市发展新动能方面,《意见》提出,发展首发经济、银发经济、冰雪经济、低空经济,培育消费新场景。 在受访专家看来,形成多层次、多维度的消费新场景,是顺应消费升级趋势、挖掘内需潜力的战略举措。 商务部研究院副研究员洪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消费需求升级,绿色、健康、智能、数字等消费呈现快速发展态势,要积极顺应这些发展态势,就要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。从供给侧来看,消费新场景促使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和产品服务。企业通过打造沉浸式购物、互动式体验等场景,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、体验化、个性化转型,提供更丰富多元的产品和服务,优化供给结构,实现供需良性互动,进而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,进一步挖掘内需潜力。[详细]

(R) 2000-2025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家电网及其LOGO为注册商标 Guangzhou Value mediatrans co., Ltd

版权所有 家电网 粤ICP备12093730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