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今年是长虹建业60周年,迈向高质量发展,是长虹“再出发”的历史使命和必然选择。特别是在面临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,产业链和生产系统重构的当下,长虹高质量发展怎么走,也备受社会各界关注。近期,家电网特别制作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“长虹辩证法”》专题报道,看长虹如何因势而谋、应势而动、顺势而为,全面塑造发展新态势。

 

   2017年,长虹控股公司整体规模达1170.21亿元,同比增长11.71%,重新迈上了两位数良性增长轨道。4月25日晚间,四川长虹发布2018 年第一季度报告:1-3月,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.33%,净利润同比增长85.37%,较好迈出“质量发展年”第一步。是长虹坚持久久为功的战略耐性,在盈利能力提升方面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。 值得注意的是,如今的长虹盈利主力已不再是曾经一业独大的彩电,甚至整个家电业务。“截至目前,整个家电占长虹控股销售收入的比重,只有1/3左右。预计后期这一比重会越来越小。”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,家电比重渐小,并不是产业萎缩,而是意味着长虹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,多元化的新业务正成为推动长虹增长的主要动力。 十多年前,彩电占长虹整个销售收入的八成以上;如今,整个家电业务,占比仅为三成左右。从“独生子女”到多元化发展,长虹一手巩固传统优势,一手积极培育新生力量,在积极变革突破中,不断重塑自我。 [详细]

  • 非变不可,在有限的空间里探寻极限

    在过去一年里,长虹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,保持行业领先,并不断推陈出新,从全球首推声纹识别技术,到全空间语音交互系统的应用,代表着长虹已经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走在了行业前沿。其中,实现大板、UD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高端Q5N、Q5K等人工智能新品,备受市场关注,产品一经上市销售快速上量,整体零售均价的同比增幅达17.8%,零售均价涨幅位居行业第一。[详细]

  • 打开“天线”,勇于到最前沿的地方起舞

    “对长虹而言,机会并不一定只藏在某一个领域。”在“两个转型”实践的搏击中,长虹有一个定位渐渐浮出水面——在智能战略驱动之下,未来的长虹会是一家大数据企业,开放面向制造的服务资源,成为行业云服务商。在新能源、家用机器人、电动汽车压缩机、汽车空调等领域,长虹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,将发展的目光投向技术最前沿、竞争最激烈的地方。 [详细]

 

   转型升级,对长虹而言,从不陌生。从军工立业、彩电兴业,到相关多元拓展,再到近年来实施的智能战略,长虹60年历经多次转型,如今再次迈出高质量发展步伐。五年前,长虹着眼新时代、新技术,基于互联网面向物联网的转型,启动智能战略新引擎。产业层面,则重点启动了面向服务的制造和面向制造的服务的“两个转型”——向服务的制造转型,着力实现从单纯产品盈利向“产品+服务”的生态运营模式转换;面向制造的服务转型,使能力平台化、商品化,实现围绕产品、服务、平台运营一体化的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。转型的成效,已逐渐显现:2016年,长虹营收破千亿;2017年营收达到 1170.21 亿元,今年预计仍将持续跨百亿增长,经营性利润有望持续攀升。“ 如今的长虹,在巩固原有优势产业的同时,正加快自身能力的外化,向企业级用户提供一揽子服务。”近期,来自全国各地的36位制造业企业家走进长虹“深度游”。 再次进入发展快车道的长虹,让他们惊叹不已。拨开纷繁表象,长虹充满辩证色彩的“两个转型”备受关注和热议。 [详细]

  • “产品+服务”,智能长虹“让想象发生”

    庞大的产品量及用户规模基础,结合线下资源,从 2013 年长虹开始拓展“智慧社区下的智慧家庭”,长虹围绕用户的“医、食、住、行、学”等领域,以电视、冰箱、空调等为核心载体,布局了智慧家居、智慧娱乐等业务,为用户创造更舒适、更便捷、更轻松的社区生活体验。[详细]

  • 端云一体+能力外化,智能长虹催生“云服务商”

    “共享经济”是新时代的产物,也是如今企业发展的核心要义之一。对长虹而言,面向制造的服务,更多瞄准的是利用自身原有优势产业积累了数十年的能力,这些极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能力,为其他更多需要的企业服务,实现共赢。 这种服务是全方面的,涵盖从创意孵化、产品设计、供应链服务到信息化管理、金融支持等各个环节。而支撑这一转型的基础,是长虹打造的端云一体的服务型制造能力体系。[详细]

 

  “高质量发展,是建业60周年的长虹“再出发”的总体经营思路。良性增长,则是2018年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。按照计划,长虹控股公司今年预计将持续跨百亿增长,经营性利润有望持续攀升。 “持续增收,保持良性增长,对长虹这样体量的制造企业来说,并非一件易事。”在中国家用电器商业协会副秘书长张剑锋看来,一方面长虹要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背景下奋力保持传统业务的增长,一方面又要勇闯更多新领域去积极开拓新增长引擎。好在,目前长虹已找准自身发展定位,家电业务等进入良性增长轨道,新兴业务业绩释放苗头初现。 立足当下,面向未来,长虹开启新一轮良性增长, 如何进一步理解好、处理好“ 稳”和“进”的关系,显得尤为重要。 [详细]

“稳”是大局,是不断进取的基础

  “稳”是一切“进”的基础。稳,首先体现在业绩企稳回升。2016年,长虹营收破千亿;2017年营收达到 1170.21 亿元;今年预计持续跨百亿增长……。 稳,还体现在蹄疾步稳的改革举措上。国企改革进入“深水区”,长虹一直在省内保持领跑态势。稳,更体现在人才队伍不断凝聚的发展信心上。事实上,这也是深化改革激发出的新活力。[详细]

“进”是刚需,是长期平稳的条件

  稳中求进是一个基本的辩证关系。立足当下,“稳”是“进”的基础,只有“稳”,大家才有信心,有基础继续前进;面向未来,“进”又是未来长期平稳的条件,只有持续的“进”,发展效率、动力和质量才能不断提升,抗风险能力才会更强,未来发展才能更“稳”。 除彩电、冰箱业务继续位居行业第一阵列,IT分销规模稳居国内前三,长虹还在多个新老领域稳坐“头号交椅”。[详细]

巩固老优势,夯实做大做强“老底子”

  巩固军民融合老优势,长虹一直在强化雷达产业发展。除了推动军用装备雷达向安防、人防等民用雷达市场拓展外,还在着力推动陆军装备雷达向海军、空军和火箭军的装备雷达市场拓展,推动从火控雷达向弹炮一体的弹载制导领域拓展等。长虹相关负责人表示,以雷达产业为例,长虹希望进一步刷新产业新高度,为四川,乃至为全国打造一个军民融合示范基地。[详细]

 

  5月10日,第二个“中国品牌日”,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在上海隆重启幕。作为“川军”参展主力之一,长虹的亮相依然从“军民融合”老优势说起:创建于1958年的长虹,其前身国营长虹机器厂系我国“一五”期间156项重点工程之一,是当时国内唯一的机载火控雷达生产基地…… 成立之初,长虹就自带军民融合“基因”。军工立业的长虹,也是家电行业中唯一有军工背景的企业。抢抓国家军民融合战略深度推进历史机遇,长虹一手巩固老优势,一手抢抓新机遇,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已入佳境。 [详细]

巩固老优势,夯实做大做强“厚底子”

  长虹不断刷新保障,用创新体制机制护航。2007年,长虹出资15亿元组建四川电子军工集团,整合多家在川军工力量,注入资源及管理,激活老牌军工,巩固四川军工的区域优势。在长虹的“十三五”产业规划,也将军工列入“三大核心产业”。未来,长虹军民融合“三大突破方向”已谋定,从制度、资本、产业等多维度巩固军民融合的老优势。[详细]

(R) 2000-2014 Household Electrical Appliance 家电网及其LOGO为注册商标 Guangzhou Value mediatrans co., Ltd

版权所有 家电网 粤ICP备12093730号-1